Corgi Dad's Blog

2024 即将结束。今天 (12月5日) 我突发奇想: 为什么不用笔把想说的所想所言写下来呢? 已经不记得上次真正“写”一些文字是什么时候了。不过终究还是摆脱不过思维定势: 我写了几句话,拍了个照,扔给 Gemini (谷歌的大模型人工智能) 让它识别文字, 还别说, 100% 准确。

其实我有写一些东西的想法也有一段时间了,而且一直想以中文表达出来, 挑战一下自己。 我平常已经习惯了英语世界的思维方式, 脑子里思考、 睡觉时作梦都是英文了。 中文写到现在, 就已经有几处需要重新安排一下语序了。 实在是惭愧。 而且我的思维已经比我书写的速度快太多了, 笔跟不上。

最近生活也是十分烦闷且枯燥, 我的大脑的兴奋阈值越来越高, 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。 冬天到了, 我骑行带 来的多巴胺分泌也戛然而止, 而我还没找到再以替代品。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工作占用了我太多精力, 也负担了大部分刺激大脑奖励机制的职能。 最近项目进展比较缓慢, 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等待实验结果, 这个过 程十分无聊, 但却也是必需的步骤。 于是我确实需要一项可以长久, 持续让大脑运转获得成就感的活动。

我的思维定势总是在想工作 —— 我需要改变它, 生活里的噪音太多了。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和自然的奇观可以探索。

我发现我的拖延症也愈加严重。经常有很多想法在我脑子里酝酿许多天,甚至几个月,我都不会去实践它们,或许我觉得有一些想法可能别人看来会比较蠢;或许我觉得它们只是举手之劳,优先级很低。似乎每隔几个月,我就会经历一个“兴奋感”的高潮,并周而复始。

其中一个想法便是探索不同的快速直流充电桩。我是一个地图爱好者,小时候对着中国行政区划图和世界地图看得停不下来,中学地理课几乎不需要学习课本。我自从买了电动车之后,我便对快充地图欲罢不能。闲暇之余结合谷歌地图和街景去探索不同的地方。而且使用不同品牌的充电桩的都是全新且未知的体验。可是我又感觉专门开车去体验、探索充电桩听起来有点蠢,于是这么久几乎从来没做过。我今天写了这些文字,感觉非常合理!我只是花了自己的时间,也不怎么花钱,有一点像“地理藏宝”。我不应该因为这样一项简单的活动而羞耻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美国大选之后各路媒体也是疯狂的很(当然大选之前也是),而且非常迅速地渗透到了非我的我所在的城市、社区、以及身边的人。而我反而愈加花费更多时间在各种社交网路、论坛和网上社区中。今天我照常在那几个应用之间来回切换,突然感觉我真的需要从这些纷繁的信息流中撤退,给自己更多的空间。这些信息流可以短暂地转移到我的注意力,但是却也增加了焦虑感和情绪波动。

或许我需要一次真正的旅行。 现在我总感觉我有责任, 也有义务尽量多和 Josh 一起度过工作之余的时间。于是每天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看电视。 而大多数时间我真的感觉我在浪费生命。 有时候我真心喜欢看那些节 目, 但有时候我真的认为我在浪费自己的人生。 这可能就是我给自己上的枷锁 —– Josh 可能并不在乎我是不是在与他同处。 于是晚上的时间我是可以自由支配的。 在此之前我可能偶 尔写点东西, 看看感兴趣的视频,玩一玩游戏等。 从现在开始, 我要开始读书 —— 从罗尔斯的《正义论》开始。

可能我需要的只是一点勇气吧! 打破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的勇气; 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勇气; 敢于忽略甚至面对外界的批判和审视的勇气。

2024 就要结束了。 希望大家在 2025 都有自己需要的勇气吧!在此给所有人真诚地献上一首梁静茹的《勇气》!


All rights reserved. Any distribution, remixing, adaptation, or derivative works of this blog content are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from the author.

这篇感觉像命题作文一样,因为大松鼠让我测试一下这个希奇!的博客站。我有点惊讶他没有用WordPress,不过新奇的东西总是更能激发我的兴奋。昨天晚上下班从Fields Corner地铁站走回家路上想我这篇要写什么呢?我感觉最近好像有很多很多思绪每时每刻都萦绕在我脑海里,但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去沉淀下来。这篇就来做这样一件事吧。

上周在旧金山湾区出差,也见了一些朋友,吃了杨国福麻辣烫。每次去加州都要感叹那天气真是太好了,出门不需要穿上三磅重的羽绒服就是很爽。而这次我吃完麻辣烫之后觉得这物价还真是太贵了 —— 一碗麻辣烫竟然要$20多,店内装潢却极尽简陋,唯一的服务便是把那一碗麻辣烫端上来。吃过的朋友肯定也知道,麻辣烫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食物,无非就是把顾客挑选的食材放到汤里煮一煮,就这竟然要$20多,真是令人感叹物价飞涨,湾区人傻钱多。

老王感叹说就连我都消费降级了。我之前可是买东西从来不看价格的人。确实,搬到波士顿几个月之后,我便开始非常在意日常消费流水。2021年10月刚搬来的几个月,我们租了一个市中心区域的一个高端公寓,同时还要负担圣何塞的房贷。在2022年4月圣何塞那边的房子卖掉之后,我在这边又买了一个很贵的公寓。2022年11月,我在Provincetown又买了一个用于做短租的公寓。一系列巨大的房产支出让我每个月几乎是入不敷出——两个房贷,两个物业费,以及水电网费等。

尤其是2023年1月的第一波大裁员,让我又在担心如果我被裁员,房贷该怎么还。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担心什么。就我的存款来说,付十几年房贷都没有问题。可能我就是本身特别缺少安全感的人,需要账户里的钱一直增长才好。可是每次消费都这样计较钱的得失,让我很不快乐。慢慢地,我开始怀念起2016年时刚搬到加州,刚开始工作,单着身租着小公寓的快乐时光。那时候每天都跟教主一起琢磨着周末去哪家米其林餐厅摘星。可现在呢,周中叫一份外卖都感觉自己浪费了很多钱,还吃的不好。然而自己却没有那样的行动力去计划好每天晚饭做什么吃什么。就这样在反复的自责和挣扎中消耗了精力,也消磨掉了生活中的一点点乐趣。

我也曾想着要卖掉那辆我几乎不怎么开的911,可是每次我都忍不下心来。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很浮浅,很物质主义,因为911能给我带来快乐,也让我自我感觉良好。有时候我想,我需要这辆车来证明什么吗?并不需要。但每次我坐进去启动引擎,嘴角总是浮起一点微笑。911对于我来说,就像是小孩童年时期最喜欢的玩具——可能不会再玩,但就算是放在那里留着,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交待。那一点点微笑,非常来之不易。

于是我卖掉了那套很贵的公寓,搬到了稍微远一点的一个独立屋。搬进来之前把整个屋子的墙都粉刷了一遍,因为前屋主不知道为什么把整个房子刷成了非常鲜艳的颜色——客厅是橙色,卧室们五颜六色,荧光绿,天蓝等,实在是看不下去。小小的工程做了一些,现在住着也还算比较舒服。只是这个房子没有主卧,且需要很多TLC,大概100年的老房子。不同的部分都分别装修过,但是从来没有整体做一个大项目。

搬家之后刚开始有很多小项目都可以做。我第一次做了Ubiquit的家庭网络,并且设置了两个接入点。当自己从阁楼布置线缆到地下室的时候,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。Ubiquiti也不负众望,两个接入点目前非常稳定,NAS有线接入在交换机上。今天下午会把一个PoE摄像头布置起来。


最近这一个月也开始关心起室内设计。我发现很多现在习以为常的设计,原来是几十年前的经典。经典设计总是历久弥新。我在给圣何塞房子买家具的时候就直接看好了一个系列便买了全套——餐桌椅、茶几、床等。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真是蠢。我看经典设计越多,便有越多特别好的想法。可是我也有点缺乏执行力了,因为我不知道现在买的家具,以后装修之后是不是还是会好看。

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设计是灯光。我以前总感觉,室内有顶灯就好了,只要足够亮。其实有层次的灯光可以改变整个空间的感觉。比如这个宜家的灯 EVEDAL。宜家通常是便宜、质量差的代名词,但是宜家有时候会与一些著名设计师合作,推出一些用料十足的东西。

这台灯是宜家第二贵的灯(最贵的是同系列的落地灯)。基座是真正的大理石;支撑杆是橡木;顶部是玻璃。整个感觉非常不错,手感、做工也非常好。


波士顿的冬天总是令人压抑,尤其是当早晨不见阳光,阴云密布的时候。最近正在联系几个装修公司,想把整个房子修理一下。大概是我找的人不对,Design-Build公司都不愿意接我的活,他们大多都做比较大的工程项目,比如50万美元起。有几个公司甚至都不回邮件。唯一一个来我家实地考察了的公司,过了三天也没有动静。这一系列的挫折令人非常沮丧。有时候我想,还不如我自己当GC (general contractor)呢,至少我到目前为止用过的几个合同工人都还算不错。或许这是更适合我的一种方式吧,毕竟我也算是控制欲特别强的人。

从加州回来之后就没有特别开心过。这些不靠谱的装修公司大概是一个原因吧。今天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,我想这个街区真的没有让我“感觉良好”,不像是我之前的街区。可是所有的东西都标好了价格——之前的街区的公寓就要$1.7M,再加每个月接近$700的物业费,$300的停车费,还没有院子。但是宏大的波士顿维多利亚风格街区就是让人感觉良好,走在外面就像是走在历史之中。我想我应该尽力在我自己的家中创建一个能让我感觉良好的空间,而具有艺术感的设计、家具便是法宝。

不管是什么街区,在城区总能看到一些令人悲伤的时刻。当然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境遇悲伤,而是人性,社会,以及城市的状态。我并不是每天都能遇到坐城铁逃票的人,但是我每次看到这类行为,都十分痛恨。最近看到Schitt’s Creek中有一集Moira和John买二手车,Moira坚持不让卖家降价,因为她觉的自己还有“dignity”。可是为什么那些坐地铁都要逃票的人就毫无尊严?我并不觉的这是收入的问题——公交系统对低收入群体有非常慷慨的补贴。当我在站台上看到那对逃票的情侣互相拥抱取暖,我着实想不到答案。可能有些时候,人一旦迈出去某一步,就会突然间失去很多东西吧。

尽管早晨的时候还阴云密布,现在却已阳光普照,蓝天白云。我从窗户望出去,看到别人家的房子,看到光秃秃的大树,看到安静的街道。有时候人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足以强大到令人忧郁且不自知——大多数是来源于外部,却被自身的经历和情绪机制放大到自己身上。我在想,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保持自己永远不希望失去的东西,比如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特质。我在想,从2016年到现在,我失去了什么,我又得到了什么。我失去的,有没有我所珍惜的,我想拿回来的?我觉得我害怕变的太普通;我仍然想找回那些简单的快乐。可是转念一想,令我快乐的事情并没有走太远,而是繁杂的生活淹没了它们。有时候我太过于在意这些纷纷扰扰,反而让自己忽视了这些就在自己身边的宝藏。

2024年,我希望我可以发现它们,并保持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,哪怕被繁杂迷住了双眼,因为生活总是值得的。


All rights reserved. Any distribution, remixing, adaptation, or derivative works of this blog content are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from the author.